书断厓

老木枯藤绞苍石,岚重云寒土花碧。
巨灵探璞夜不眠,斧斤睥睨鱼龙泣。
中分一片落溪边,此秘未睹乾坤前。
试留名字与后世,戒尔谨护青瑶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断》是唐代书法家张怀瓘的一部书法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张怀瓘,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学者,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书断》在书法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资料显示,《书断》初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成于开元十五年(727年)。
  1. 作品内容
  • 《书断》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内容涵盖了各种书体的特点及其发展源流。在上卷中,作者详细叙述了古文、大篆、籀文、小篆等多种书体的演变过程和风格特点。
  • 中卷与下卷则进一步以“神、妙、能”三个品级来评述历代书家的书法技艺和艺术成就。其中,神品列有25人,妙品有98人,能品有107人。每一品级的书家传记都配有相应的小传,并附有附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1. 学术价值
  • 《书断》不仅是一部书法理论著作,更是一部书法史的宝库。它详细记录了从古至今书法家们的技艺传承,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材料。书中对各种书体的评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
  • 在书法艺术领域,《书断》的贡献尤为突出,它不仅是对唐代及更早时期书法风格的系统总结,也为后世的书法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书断》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书法的发展脉络以及张怀瓘的书法理论贡献。这部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对现代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