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
君莫道,江鲈忆。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满江红 · 其三和程学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之美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通过苍石横筇、松风外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观,使人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他写道“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
《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南宋时期文人雅士常常以山水为伴,借吟诗作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方岳的这首和作,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