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其三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
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 其三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方岳的作品

此诗作于宋朝,通过描绘诗人在多景楼上饮酒赏秋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秋江秋涛的壮丽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慨。下面将从诗歌的具体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1. 诗歌内容与鉴赏
  •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方岳在这首诗中巧妙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例如,“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一句,通过饮酒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同时,“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则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 深刻的历史感悟:在诗中,方岳不仅描写了眼前的自然美景,还通过对重阳节、烟雨等传统节日的描述,表达了对人世沧桑、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如“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这句,既表达了对重阳节的问候,又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独特的意象运用:方岳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一壶玉”象征着清澈透明的美好,“重阳烟雨”则传达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艺术魅力和哲理意味。
  • 丰富的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方岳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从饮酒赏秋的喜悦到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情感的起伏,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 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
  • 宋词的发展:方岳的这首诗体现了北宋时期宋词的发展状况。这一时期的宋词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方岳的这首作品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首诗中,方岳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展示了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

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可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 诗歌的历史地位:方岳的这首《水调歌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方岳个人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词坛上的经典之作。它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为后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 诗歌的现代意义:虽然这首诗作产生于宋朝,但其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仍然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在今天,这首诗仍然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生活、历史和自然的深思,具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

方岳的《水调歌头 · 其三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是一首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经典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词坛的独特风格,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