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多山

我家龙多西,出门山在目。
杖履三十里,兄弟穿云宿。
山上有顷田,岩洞多重复。
石囤如内空,可容万亿斛。
奇古一仙台,清绝三梵屋。
千岁大夫松,万竿君子竹。
四时风飕飕,多寒而少燠。
天低星日近,举首心自肃。
不敢高声呼,恐帝谓予黩。
转盼四方宽,万山皆俯伏。
幽人来避世,松柏可充腹。
何劳苦煎炮,自有云蒸熟。
朝易暮楞严,随意伴幽独。
天下真乐在,安用名利逐。
我亦知此乐,倚门望良速。
入山未要深,且归问寝餗。
男儿天下志,未忍同草木。
他时素志遂,人进我则缩。
来此寄馀生,分此山林福。
吾心与道俱,出处应可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多山记》

在浩瀚的文学长河中,唐代孙樵的《龙多山记》是其中的一朵独特的浪花。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既神秘又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景象。

孙樵笔下的“龙多山”,位于梓潼南鄙,海拔高耸入云。作者描绘了山脚下的村庄、山路以及山顶的景色。山峰巍峨,岩石奇特,仿佛是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山上还有佛、道两教庙宇,人文古迹众多,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孙樵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那个遥远的古代。他写道:“永嘉三年(309年),有广汉仙人冯盖罗在山上炼丹,一日全家17人飞升仙去。”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传说,但却为这座山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文中还提到了山上的景色:“杖履三十里,兄弟穿云宿。山上有顷田,岩洞多重复。石囤如内空,可容万亿斛。”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山的美丽,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对《龙多山》的阅读,我深感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同时也对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到赞叹不已。《龙多山记》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