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垣荒棘疑无路,忽有幽亭一亩馀。
不称郡侯来把酒,偏宜野客借观书。
临阶汲水防苔滑,隔岸看山爱柳疏。
非有旧交时下顾,十分风味落樵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断垣荒棘疑无路,忽有幽亭一亩馀。
不称郡侯来把酒,偏宜野客借观书。
临阶汲水防苔滑,隔岸看山爱柳疏。
非有旧交时下顾,十分风味落樵渔。
。
“寓兴国之十咏亭呈诸友”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元代的杨维桢。
这首诗共10句,描绘了兴国寺内的十个不同主题的景物。每个主题都用一个字来概括,并且这些字都是“兴”、“乐”、“清”、“幽”、“静”、“远”、“深”、”秀”和”奇”。这十幅图画分别对应着兴国寺内不同的自然景观,从清晨到夜晚的景色都被一一描绘出来。
在诗中,“兴”代表的是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乐”象征着欢快愉悦的生活氛围;“清”则强调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而“幽”、“静”,则是对周围寂静和深远空间的感受。最后,“远”、“深”以及“秀”、“奇”的描绘,分别对应于远处的景色、山林间的美景,以及自然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