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程郎中家圆石

剪斸蒿莱得好峰,萦纡装点思无穷。
寻幽已到神仙境,发秘浑争造化功。
官序隐登台閤上,梦思遥寄水云中。
扁舟我亦谋归去,暂向岩前作醉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程郎中家圆石》是宋代孔武仲的作品。下面将详细地探讨这首诗的多个方面,如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孔武仲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作品来源:《寄题程郎中家圆石》出自于孔武仲之手,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诗作原文
  • 诗歌全文:《翦斸蒿莱得好峰,萦纡装点思无穷。寻幽已到神仙境,发秘浑争造化功。官序隐登台阁上,梦想遥寄水云中。扁舟我亦谋归去,暂向烟波任去踪。
  • 诗句解析:首句“翦斸蒿莱得好峰”描绘了一片好山峰景,意指自然景色之美。次句“萦纡装点思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无尽遐想。后三句“寻幽已到神仙境,发秘浑争造化功。官序隐登台阁上,梦想遥寄水云中”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最后一句“扁舟我亦谋归去,暂向烟波任去踪”,透露出诗人想要暂时远离纷扰,寻找心灵归宿的愿望。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山水意象丰富而生动,如“翦斸蒿莱得好峰”描绘的山峰,给人以雄伟、壮丽之感;“寻幽已到神仙境”更是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宁静的境界。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语言风格:整体上,诗歌的语言优美、简洁,用词精准,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典雅与韵味。
  1. 赏析评价
  • 艺术成就: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寄题程郎中家圆石》在结构安排、意境营造等方面均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其中的“寻幽已到神仙境”一句,更是将自然美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完美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感。
  • 文化价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此外,诗中的哲理意味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相关影响
  • 文学地位:《寄题程郎中家圆石》作为宋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在中国古典诗词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对这首诗的评价颇高,认为它是宋代诗词创作的佳作,值得后人传颂和研究。

《寄题程郎中家圆石》不仅是孔武仲个人的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整个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瑰宝。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理想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