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子通

金石论交古所希,朱颜相结少年时。
自嗟龌龊逢人少,尤喜轩昂出众奇。
文字往来谐律吕,笑谈错杂和埙篪。
近闻俗语多谗间,愿子高歌锦与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子通》是宋朝孔武仲的一首作品,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和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基本信息:孔武仲(1041年—1097年),字常父,临江新淦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著称。孔武仲在宋仁宗嘉祐八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等职务。
  • 政治生涯:孔武仲在哲宗元祐初曾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并请复诗赋取士,后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表现出他对传统儒学的坚守与创新精神。
  1. 诗词原文及其注释
  • 原文节选:《金石论交古所稀,朱颜相结少年时。自嗟龌龊逢人少,尤喜轩昂出众奇。文字往来谐律吕,笑谈错杂和埙篪。近闻俗语多才间,愿子高歌锦与箕》。
  • 详细注释:这首诗共分四句,每句均为七言绝句,通过精炼的文字描绘了与子通之间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思想相对自由,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孔武仲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友情和才华的追求。
  • 情感寄托:通过对子通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子通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希望子通能够在社会中脱颖而出的殷切期望。
  1. 作品赏析及评析
  • 艺术手法:孔武仲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金石论交”、“朱颜相结”等意象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两人年轻时的深厚友情。同时,诗中的“自嗟龌龊逢人少,尤喜轩昂出众奇”两句,既表现了孔武仲自身的谦逊,又突出了子通的卓越才能。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才的肯定。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社会中追求卓越与成功。
  1. 写作背景
  • 社会环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之间通过诗文来表达情感和志向是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孔武仲通过《赠子通》这样的作品,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为当时的文坛增添了一抹亮色。
  • 个人经历:孔武仲的个人经历丰富,他曾任多个重要职务,参与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活动。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类人才,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充满了对不同人物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赠子通》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是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来看,都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