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湖口作

一帆安稳转汀洲,吞吐波澜画鹢遒。
三尺龙文光景动,川平何处有蛟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至湖口作》是宋朝诗人孔武仲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口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下面是对《将至湖口作》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一帆安稳转汀洲,吞吐波澜画鹢遒。
    三尺龙文光景动,川平何处有蛟虬。

  2. 诗歌译文
    一叶小舟安稳地在江边行驶,吞吐着波涛画出美丽的线条。
    三寸龙纹在阳光下闪烁生辉,平静的水面下哪里还有蛟龙藏身。

  3.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吞吐波澜画鹢遒”形象地描述了湖口的波浪和船只相互作用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龙纹象征:三寸龙纹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生辉,暗示了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中龙的神秘力量的敬畏。
  • 平静与动荡的对比:整首诗通过对湖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平静与动荡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孔武仲,字常父,南宋临江新喻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一生著述丰富,除了诗作外,还著有书、论语、说、金华请义、内外制、什文等,共百余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作品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孔武仲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一种颂扬和抒发。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1. 写作技巧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吞吐波澜”、“三尺龙文”等,这些意象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比喻手法:诗人通过将湖口的波浪比作船只,将阳光下的龙纹比作水中的蛟虬,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想象力。
  • 节奏韵律:诗的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审美特征。

《将至湖口作》不仅是孔武仲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宋代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美景的一次独特诠释。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深入理解古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