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九江呈李端叔

家园大江东,清湓映匡庐。
波光摇空阔,岚翠随卷舒。
廓然形影消,所见惟清虚。
此是列仙宅,当年来不居。
一官老南北,十年弃樵渔。
谅无飞升骨,宜与烟霞疏。
子亦喜登临,持气为舟车。
乘马搴虹蜺,俯涧窥蟾蜍。
赋诗不计篇,饮酒动斗馀。
一为簪缨缚,屡感岁月除。
西征临瀚海,东使骑鲸鱼。
归来颜已苍,相见两勤渠。
话及少年事,慨然咏归与。
富贵非所期,朝衣裹猿狙。
鼎食多忧煎,未若羹园蔬。
何当永卜邻,之子同耕锄。
清风卧醉石,落日登篮舆。
道逢酒家旆,聊复为踌躇。
白首入石城,君心竟何如。
不然因便道,鸣驺时访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九江呈李端叔》是宋代诗人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孔武仲(965年—1043年),字孟容,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但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孔武仲在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礼部郎中等职,曾参与编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大型典籍。他在任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时,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权臣,被贬为楚州刺史。后因受诬告而遭贬谪,最终以病卒于任上。
  1. 诗词原文
    家园大江东,清湓映匡庐。波光摇空阔,岚翠随卷舒。廊然形影消,所见惟清虚。此是列仙宅,当年来不居。一官老南北,十年弃樵渔。谅无飞升骨,宜与烟霞疏。子赤喜登临,持气为舟车。乘马搴虹霓,俯涧窥蟾蜍。赋诗不计篇,饮酒动斗余。一为簪缨缚,屡感岁月除。西征临瀚海,东使骑鲸鱼。话及少年事,慨然咏归欤。富贵非所期,朝衣裹猿狙。鼎食多忧煎,未若羹园蔬。何当永卜邻,之子同耕耡。清风卧醉石,落日登篮舆。道逢酒家旆,聊复为踌躇。白首入石城,君心竟何如。不然因便道,呜驺时访余。

  2. 诗意解析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家乡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波光摇空阔,岚翠随卷舒”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山水美景。这里的“卷舒”二字,既形容了山势的变幻莫测,又暗指人生的起伏不定。
  • “一为簪缨缚,屡感岁月除”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官场的生活虽然看似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束缚和压力,让人倍感疲惫。
  • “何当永卜邻,之子同耕耡”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这里,“卜邻”意味着定居下来,“耕耡”则是指种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忆九江呈李端叔》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山水美景怀念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作者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境遇感慨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