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留守相公以罗门新渠并成喜而成咏

万艘潭汇嘉猷里,分洛疏伊尽北驰。
远引駃风通越货,肇营胜迹在唐时。
通渠中梗年滋久,美利重兴势亦迟。
漕口罗门今并复,相君一一授成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留守相公以罗门新渠并成喜而成咏》是一首由文彦博创作的七言古诗,这首诗主要描述了罗门新渠的建设和完成的喜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生平: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官至枢密使、参知政事,封潞国公,以太师致仕,闲居洛阳。

  2. 诗歌原文
    万艘潭汇嘉猷里,分洛疏伊尽北驰。
    远引駃风通越货,肇营胜迹在唐时。
    通渠中梗年滋久,美利重兴势亦迟。
    漕口罗门今并复,相君一一授成规。

  3. 诗歌主题:《次韵留守相公以罗门新渠并成喜而成咏》不仅是对水利工程成就的赞颂,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关注。通过对工程进展的描述,反映了宋代政府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和成效。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和发扬。

《次韵留守相公以罗门新渠并成喜而成咏》是一篇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进步,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