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春阳接海低,蒙蒙晚雨傍山飞。
半敧古埭无人过,时有村童护鸭归。
历崎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历崎道中》是宋朝诗人方丰之的作品,描绘了乡村傍晚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图景 。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作品背景:《历崎道中》作于宋朝时期,由诗人方丰之创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漠漠春阳接海低”,以”漠漠”形容春日阳光的柔和与广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又温暖的氛围。诗句不仅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更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情感共鸣。
内容解析:诗中的“半敧古埭无人过,时有村童护鸭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傍晚场景。这里的“半敧古埭无人过”,意味着古时候的街道或水道上,偶尔会有人经过,但不多,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而“时有村童护鸭归”则展示了乡村生活中儿童的活泼可爱,他们放学后会帮助看护自家的鸭子回家,这种生活细节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艺术手法:方丰之在《历崎道中》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他通过使用“漠漠”“濛濛”等词汇来形容自然景色,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画面感。此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半敧古埭无人过”和“时有村童护鸭归”,方丰之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历崎道中》不仅是一首描绘乡村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诗意、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扇窥探宋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