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太守文章伯。七月政成如戏剧。坐中欬唾落珠玑,笔下神明飞霹雳。
才高莫恨溪山窄。且与燕公添秀发。风流前辈渐无多,好在魏公门下客。
玉楼春 · 其三赠孙守公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毛滂的《玉楼春》并非直接赠给孙守公素,而是作为宋代诗人毛滂的一首代表作流传至今。毛滂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诗词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词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玉楼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篇章。
诗中的“三衢太守文章伯”一句,不仅点明了孙守公素的官职地位,更突出了他对文学的卓越成就。这句中的“文章伯”是对孙守公素文采非凡、才华横溢的极高赞誉。同时,“七月政成如戏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孙守公素执政期间政绩显著,如同戏剧一般引人入胜。这里的“戏剧”比喻孙守公素治理下的地方如同一场精彩绝伦的剧目,充满了生动和变化。
诗中提到“坐中咳唾落珠玑,笔下神明飞霹雳”,这不仅赞美了孙守公素的文才,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卓越才能。这两句通过对孙守公素文才的赞美,展现了他作为文人政治家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诗的最后一句“风流前辈渐无多,好在魏公门下客”则表达了对孙守公素历史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力。这句话中的“魏公”很可能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名臣王安石。王安石变法期间,提倡文学与政治的结合,鼓励文人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孙守公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王安石的门下客,这不仅是对孙守公素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他在文化和政治领域所作出贡献的肯定。
《玉楼春》不仅是毛滂个人的代表作,更是宋代文学的一个缩影。它通过赞美孙守公素的文才和政绩,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政治理想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