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新生月,凭君把酒看。不须直待素团团。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
冷射鸳鸯瓦,清欺翡翠帘。数枝烟竹小桥寒。渐见风吹疏影、过阑干。
南歌子 · 其二东堂小酌赋秋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歌子·其二东堂小酌赋秋月》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诗的原文如下:
庭下新生月,凭君把酒看。
不须直待素团团,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
冷射鸳鸯瓦,清欺翡翠帘。
数枝烟竹小桥寒,渐见风吹疏影、过阑干。
在这首简短的小令中,毛滂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首句“庭下新生月”,便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而又清新的基调。接着,“不须直待素团团”表达了诗人对月亮形态的赞美,认为月亮无需等待到完全圆满才展现其美丽,正如人的美好不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才能彰显一样。这种直白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快速领悟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
紧接着,“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诗人将月亮比作美人的眉毛,既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让人联想到那温婉如水的美丽轮廓。这样的比喻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深化了诗意的内涵。接下来的“冷射鸳鸯瓦,清欺翡翠帘”描绘了室内外的景色对比,月光穿透窗纱,映照着鸳鸯瓦上的图案和小桥上的竹影,给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感觉。最后一句“渐见风吹疏影、过阑干”,则通过“风吹疏影”、“过阑干”等动态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活跃起来,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竹林的声音,看见月光下的身影掠过栏杆。
《南歌子·其二东堂小酌赋秋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它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值得人们不断品读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