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其一

雪做屏风,花为行帐。屏帐里、见春模样。小晴未了,轻阴一饷。酒到处、恰如把春拈上。
官柳黄轻,河堤绿涨。花多处、少停兰桨。雪边花际,平芜叠幛。这一段、凄凉为谁怅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殢人娇其一》是一首宋代诗人杨无咎创作的五言绝句。在这首短小的作品中,通过对花卉的描绘来抒发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体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殢人娇其一》:

  1. 作品原文及赏析
  • 杨无咎的《殢人娇其一》原文如下:“恼乱东君,满目千花百卉。旋剔银灯,高褰斗帐。夜深人静,独倚危楼。玉漏声长,月华如水。暗想当年,共约重游,携手并肩,笑语盈盈。”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 在诗中,“恼乱东君,满目千花百卉”这两句,用生动的意象描述了夜晚花园中的美景;“旋剔银灯,高褰斗帐”则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挑亮银灯,轻轻掀起帷帐的动作,透露出对爱人的期待和专注。
  • “夜深人静,独倚危楼”反映了主人公深夜时分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而“玉漏声长,月华如水”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最后两句“暗想当年,共约重游”和“携手并肩,笑语盈盈”,更是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对于过去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1. 作者简介
  • 杨无咎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情的词作著称。其作品多以女性视角出发,细腻地描绘了爱情的甜蜜、离别的忧愁以及生活的酸甜苦辣。
  • 杨无咎的词作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词境优美而富有哲理。他的词风清新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1. 创作背景
  • 杨无咎创作此词的具体时间不详,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主人公独自倚在高楼之上,回忆着往昔与爱人的美好时光。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中常见的离愁别绪。
  • 从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来看,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杨无咎晚年或中年时期,这一时期的他可能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从而更加感慨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易逝。
  1. 词义解析
  • “恼乱东君,满目千花百卉”中的“恼乱”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东君”指的是春天的神,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自然的复苏。
  • “旋剔银灯,高褰斗帐”描绘了一幅浪漫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挑亮银灯,轻轻掀起帷帐的情景。“斗帐”是一种装饰华丽的床帐,暗示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可能是一个富丽堂皇的房间。
  • “夜深人静,独倚危楼”表现了主人公深夜时分的孤独与沉思。“危楼”通常指高楼,象征着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之感。
  • “玉漏声长,月华如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玉漏声长”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月华如水”则形容月光如水般柔和,映照出人物内心的平静与哀愁。
  • “暗想当年,共约重游”反映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重游”意味着再次相聚,是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望。
  1. 文学价值
  • 《殢人娇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普通夜晚的场景转化为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 这首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示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古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独特窗口。
  1. 后世影响
  • 杨无咎的《殢人娇其一》在后世广为传颂,被许多学者和文人所研究。这首词不仅是杨无咎个人创作的佳作,也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这首词的流传过程中,还涉及到了一些著名的文人和学者,他们的研究和解读为这首词的传播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也使得这首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殢人娇其一》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宋代词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价值。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来说,这首词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