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盖楼

一水楼台绕,半空图画开。
蜗涎行薜荔,雀影上莓苔。
碧落人千载,青山酒一杯。
晚烟看不尽,待月却归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皂盖楼》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文天祥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元朝入侵时坚持抗元斗争,最终壮烈牺牲,被追封为文信国公。

  2. 诗歌原文
    一水楼台绕,半空图画开。
    蜗涎行薜荔,雀影上莓苔。
    碧落人千载,青山酒一杯。
    晚烟看不尽,明月却归来。

  3. 诗歌解析

  • “一水楼台绕”:描述了皂盖楼周围环绕的水流和楼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画面。
  • “半空图画开”:形象地描绘了皂盖楼在半空中的轮廓,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 “蜗涎行薜荔”:“蜗涎”指的是蜗牛的黏液,这里用来比喻楼台周围生长着的植物;“薜荔”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攀附在其他植物上。这句诗描绘了皂盖楼周围植被的繁茂。
  • “雀影上莓苔”:描述了小鸟的影子停留在覆盖着青苔的石头上,增添了一抹生动和活泼的氛围。
  • “碧落人千载”:用“碧落”指代天空的广阔无垠,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永恒。
  • “青山酒一杯”:通过使用“青山”,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晚烟看不尽,明月却归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烟雾缭绕看不清远方,但月光总能引导诗人回到起点。
  1.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蜗涎”、“雀影”等,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
  • 对仗工整: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如“碧落人千载”与“青山酒一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情感深沉: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皂盖楼》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