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
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
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张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一首诗。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他在元朝末年坚持抗元斗争,最终壮烈牺牲,成为忠贞不屈的民族英雄。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文天祥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文天祥曾为二吴客,即两广提举督府参谋张汴。两人曾在军事上有所交往,文天祥在赣州勤王时,张汴便加入了他的幕府。然而,在空坑之败中,因战事需要,文天祥不得不让张汴易军士皂衣,并在草丛中伏击而亡。张汴的死让文天祥悲痛不已,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来纪念这位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
诗歌原文如下: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诗中的“入幕旌旗动”,描绘了战争开始时的紧张气氛和军队的集结状态。这里的“挥翰绮绣扬”形象地表达了战场上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展示才情的情景。而“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则是对张汴英勇牺牲的具体写照,既表现了他的英勇无畏,也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张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不仅是一首表达哀伤之情的悼亡诗,更体现了诗人对战友忠诚和英勇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天祥的人格魅力和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