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蛟峰先生得孙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
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
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
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
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
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
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
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
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
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蛟峰先生得孙》是宋代诗人方逢振的作品。该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年迈的父亲在得知孙子降生时的欣喜与期望。下面将介绍此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方逢振,南宋著名文学家及教育家,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尤以其对家庭教育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作品中常体现出对传统道德的重视和对下一代成长的关注。
  1. 原文翻译
  •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对孙子出生的喜悦与自豪感,“翁”在这里指代父亲,表达了他对孙子诞生的欣慰;“六十九”则反映了他父亲的年龄,体现了一种岁月的积累与沉淀。
  • “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这里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象征宇宙间的自然规律;“不孤亢”意味着这些元素的平衡与和谐,“停当”则表示恰到好处,“乾与坤”则是天干地支中的代表,这里用以象征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 “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这两句描述了家族对于孝道和礼仪的重视,认为这种传统的美德已经深深扎根于家族之中。
  • “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表达了父亲对于子女的期待和责任,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同时也表达了对孩子的一种慈爱之情。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后代的期望。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教育的一面,也反映了父辈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和期望。
  1. 背景影响
  • 此诗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在那个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也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方逢振的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作者个人对于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贺蛟峰先生得孙》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与期望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成员间情感的描述,揭示了古代中国家庭价值观的核心,即重视教育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