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曾节推

夫君真自淦川来,书种相承教有台。
蓬阆得时宜直上,金焦无地却空回。
荐书共喜从天下,诗句谁能带雨催。
细数平生归计是,待耕明月种寒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曾节推》是宋代诗人王名遂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王名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艺术特色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夫君真自淦川来,书种相承教有台。
    蓬阆得时宜直上,金焦无地却空回。
    荐书共喜从天下,诗句谁能带雨催。
    细数平生归计是,待耕明月种寒梅。

  2. 内容解读

  • 首联“夫君真自淦川来”:开篇便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朋友从远方而来的情景,淦川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泛指其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亲切与欢迎。
  • 颔联“书种相承教有台”:这里的“书种”比喻为学识或才学,而“教有台”则暗示着教育和传承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 颈联“蓬阆得时宜直上”: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朋友如能抓住时机,便能如蓬阆般直上云霄。同时,“无地却空回”表达了一种遗憾或是无奈,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
  • 尾联“荐书共喜从天下”: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广受赞誉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诗词创作的兴趣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 语言优美: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比喻和生动描绘,如“蓬阆”、“金焦”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的画面之中。
  • 情感真挚: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无论是对友人的欢迎还是对其未果的期望,都充满了深情厚意。

《答曾节推》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思与美感的艺术杰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也展示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深厚功力和高超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