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相知似弟昆,那知半世死生分。
无缘更饮杯中物,想见能修地下文。
有愧乘车葬元伯,仅同解剑吊徐君。
他年黛色参天处,是子会稽山下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畴昔相知似弟昆,那知半世死生分。
无缘更饮杯中物,想见能修地下文。
有愧乘车葬元伯,仅同解剑吊徐君。
他年黛色参天处,是子会稽山下坟。
。
这是一首悼念朋友的诗歌,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1842年和1850年的两次访问大禹寺来表达对好友孙子尚的怀念。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未能亲自祭奠故友的遗憾之情。通过对墓地、祭祀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悼念过程中的情感波动与深沉思考。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和诗意的作品,通过具体的时空转换(1842年到1850年的两次访问),展示了诗人对友情深厚的理解,并表达了对于逝去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作品也体现了作者在历史变迁中保持个人记忆和情感表达的决心与毅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深情且富有诗意的作品,通过具体的时空转换展现了诗人在悼念过程中的感情波动和深沉思考。它不仅记录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逝去朋友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