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垒

莫将逆旅视居官,宜作吾家活计看。
墙壁时时为修葺,安知劳苦是平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修垒》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1. 诗人简介
  •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作为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王十朋以直言不讳和改革精神而著称。他在政治生涯中曾两度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官至秘书郎,并在孝宗立时累官侍御史,历知饶、夔、湖、泉诸州。乾道七年(1171年),王十朋逝世,年六十,绍熙三年(1192年),他的遗体被追谥为“忠文”。
  1. 诗词原文
    莫将逆旅视居官,宜作吾家活计看。
    墙壁时时为修葺,安知劳苦是平安。

  2. 诗句解读

  • 第一句:“莫将逆旅视居官”,表达了王十朋对于官员职位的深刻认识。在古代,“逆旅”通常指旅店或客栈,这里比喻为暂时的居住之所,而非长久的家。王十朋认为不应将官场看作是长期居住的地方,而是要把它看作是暂时的栖身之所。
  • 第二句:“宜作吾家活计看。”则强调了对官职的正确态度。他认为,官职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更应该是为了家庭生计而努力工作的工具。
  1. 文化与历史背景
  • 社会环境:王十朋生活在宋朝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诗歌风格:《修垒》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显示了王十朋作为诗人的艺术造诣。同时,这首七言绝句也传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人生如垒,需要不断修缮和加固,才能保持坚固和平安。
  1. 文学价值
  • 艺术表达:王十朋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诗句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富含哲理。
  • 历史影响:王十朋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作品被后人多次引用和传颂,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王十朋的《修垒》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