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无成艺有成,青山犹以道为名。
匆匆不及登山看,归看家山白鹿城。
郭道山
介绍
《郭道山》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读者。
了解《郭道山》的创作背景及其作者的生平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王十朋,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及诗人,生于1112年,卒于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浙江省乐清市。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王十朋在政治生涯中也曾一度涉足仕途,但最终因直言进谏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并官至秘书郎、侍御史等要职。他不仅在官场有建树,亦以其诗才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是重要的一环。从结构上看,《郭道山》简短而精炼,仅有四句二十八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首句“学道无成艺有成”便奠定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尽管追求道义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但其坚持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第二句“青山犹以道为名”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物对道的尊崇;第三句“匆匆不及登山看,归看家山白鹿城”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不舍,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又体现了归家的渴望。
探讨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在古代文学浩若星空的众多作品中可能并不起眼,但《郭道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历代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王十朋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缩影。通过对《郭道山》的研究与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魅力,更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郭道山》不仅因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深远的文化意蕴受到读者的喜爱,更因其在中国诗词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而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与欣赏,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文化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