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已熟疑非熟,蔡谱江家绿荔支。
真与泉南人物称,果中犹作亚魁推。
荔支七绝江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荔支七绝·江绿》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独特情感和对其品质的高度赞赏。以下将围绕此诗作展开详细解析:
诗歌原文
枝头已熟疑非熟,蔡谱江家绿荔支。
真与泉南人物称,果中犹作亚魁推。诗歌注释
- 枝头已熟疑非熟:形容荔枝成熟时,色泽诱人却似乎尚未完全成熟。
- 蔡谱江家绿荔支:指荔枝品种中的佳品,蔡谱即蔡襄,是北宋时期的文人,以书法著称,其所著《荔枝谱》记录了众多荔枝品种的特征。江家则可能指的是江户时代,当时日本皇室也喜爱食用荔枝,且种植技术较高。
- 真与泉南人物称:真,指真实;泉南,泛指南宋时期,因为南宋都城杭州靠近钱塘江之南,所以有“泉南”之称。这句话表明荔枝的品质确实可以与泉南地区的人媲美。
- 果中犹作亚魁推:亚魁推,即亚于冠军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荔枝的美味程度。
诗歌翻译
枝头上的荔枝已经成熟但看起来还不像熟透的样子,这是由蔡襄所记载的江户时代的江家绿荔枝。它的果实真的能与泉南地区的人物相媲美,在水果中仍然属于佼佼者。诗歌鉴赏
王十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荔枝的赞美之情。他用“枝头已熟疑非熟”来表达对荔枝成熟状态的一种微妙感受,既表现了荔枝的诱惑力,又透露出作者对荔枝成熟度的一种微妙挑剔。同时,“蔡谱江家绿荔支”一句显示了他对荔枝品种的了解以及对产地的尊重。此外,“真与泉南人物称,果中犹作亚魁推”更是直接赞誉了荔枝的品质,认为它能够与泉南的人物相提并论,在众多水果中仍属上等。文化背景
荔枝,又名丹荔,是一种热带水果,因其果肉多汁、甜美而备受人们喜爱。在宋代,荔枝已经成为了一种珍贵的水果,不仅被皇家所享用,也被文人雅士所推崇。王十朋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文人,对荔枝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感悟。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这种水果的喜爱和赞美。
王十朋的《荔支七绝·江绿》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认可,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生活中最细微的美好瞬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