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客卿来自蜀,绣川家藏尤不恶。
明窗研磨出珠玉,客卿于君德良渥。
嗟予经年客莲幕,交绝方兄涩囊橐。
文房诸子亦萧索,同年于予契非薄。
特遣卿来助予学,不才拜赐心愧怍。
客卿之意殊不乐,陶泓毛颖登台阁。
陈玄待诏同著作,卿从予游失所托。
惟清惟静惟寂寞,但有诗篇日酬酢。
喻叔奇惠川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喻叔奇惠川墨》是一首描写赠墨之情的宋代诗作,由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体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王十朋,字龜齡,号梅溪,生于1112年,卒于1171年,其生平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作品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其中《喻叔奇惠川墨》便是这样一首反映人际关系和艺术交流的作品。
《喻叔奇惠川墨》不仅通过诗句描绘了赠墨者喻叔奇的背景与身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视。诗中“子墨客卿来自蜀,绣川家藏尤不恶。”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喻叔奇作为文人墨客、来自四川的独特气质,同时赞美了他家藏之墨的品质。这反映了王十朋对于朋友之间赠送礼物的重视和期待,认为珍贵的礼物能够加深友谊。
王十朋还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诗中的“明窗研磨出珠玉,客卿于君德良渥”表明了他与友人之间不仅是通过物质的礼物来维持联系,更重视精神上的相互滋养。这种精神层面的交流,使得双方的友谊更为深厚和珍贵。
《喻叔奇惠川墨》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涵。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赠礼诗,更是一首表现宋代文人交往习惯和审美情趣的作品。诗中对书房环境的描绘,以及“文房诸子亦萧索”等句子,透露出宋代文人对书房环境的重视以及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学创作活动。这不仅反映出宋代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展示了王十朋作为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喻叔奇惠川墨》是一幅生动的宋代文人交往画卷,通过对赠墨行为的描述,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人交往文化的尊重。王十朋通过此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