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亭

一室不暇扫,心期扫天下。
一榻不妄设,所待必贤者。
南州杰出士,林泉事潇洒。
闭门谢弓招,道合不吾舍。
谁云性少通,得一不为寡。
豫章岂私交,端欲重宗社。
汉廷无此贤,忍使遗在野。
交章荐天阙,聘礼备车马。
高人竟不屈,清风凛华夏。
寄声郭有道,一木难支厦。
肯同樊处士,声名祇虚假。
鸡酒吊知音,韬光老松槚。
倘令居孔门,行藏似回也。
江西今仲举,吏事饰儒雅。
神交千载友,丹青妙摹写。
作亭古东湖,鳞鳞万椽瓦。
序嗤滕阁王,词偪长沙贾。
佳客从公游,湖光莹尊斝。
孺子真可师,世途何土苴。
行矣浙东西,锄犁各归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孺子亭》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王十朋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下面将深入介绍此文学作品及其背后的意义:

  1. 诗歌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简介: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是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时事的深刻思考闻名于世。
  • 创作缘由:王十朋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矛盾突出,王十朋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1. 诗歌原文展示
  • 诗句内容:《徐孺子亭》中的名句“一室不暇扫,心期扫天下;一榻不妄设,所待必贤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才的重视。
  • 诗意解读:整首诗通过对徐孺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志在四方的人格魅力。诗人通过这样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评。
  1.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王十朋的诗歌语言精炼,善于运用简洁有力的词句传达深刻的思想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 意境深远:王十朋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意象和隐喻,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1. 诗歌的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王十朋的诗歌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许多诗歌作品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和传颂。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于王十朋的诗歌都有极高的评价,认为其不仅体现了个人才华,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徐孺子亭》不仅是王十朋个人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现,也是宋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深邃美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