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别驾宠,我愧淮阳黯。
鄱水偶同僚,江楼屡凭槛。
感秋悲思多,惜别刚肠减。
夔门啸与诺,安得对岑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君如别驾宠,我愧淮阳黯。
鄱水偶同僚,江楼屡凭槛。
感秋悲思多,惜别刚肠减。
夔门啸与诺,安得对岑范。
《舟中怀鄱阳赵倅及诸同官用九日登高韵》(《舟中怀鄱阳赵倅及诸同官用九日登高韵》)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五言诗。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南宋政治家、诗人。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历知饶、夔、湖、泉诸州。乾道七年(1171年)逝世,年六十。绍熙三年(1192年),追谥“忠文”,有《梅溪集》等传世。《舟中怀鄱阳赵倅及诸同官用九日登高韵》原文如下:
君如别驾宠,我愧淮阳黯。鄱水偶同僚,江楼屡凭槛。感秋悲思多,惜别刚肠减。夔门啸与诺,安得对岑范。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之际,与鄱阳县赵倅及其他同僚共赏秋景、抒发感慨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的名句“感秋悲思多,惜别刚肠减”更是传颂千古,成为表达友情和别离情绪的经典之作。
《舟中怀鄱阳赵倅及诸同官用九日登高韵》不仅是王十朋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政治态度和情感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