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平国正字

麟阁岧峣入紫清,官居真是上蓬瀛。
玉壶风采想如旧,金马文章元有声。
近喜边头新奏捷,独怜江外正拿兵。
老夫饱饭无他虑,料理敲推怠未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黄平国正字》是一首七言律诗,并非文学作品实际上,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的作品,而非虚构的文学作品。王庭圭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如下所述:

  1. 作者简介
  • 王庭圭,字民瞻,号卢溪,是宋朝吉州安福人。他生于徽宗政和八年,于绍兴中胡铨上疏时,因上书斥责秦桧而遭贬,后被编管至辰州。胡铨去世后,王庭圭得以自便,孝宗即位后,他被授为国子监主簿。乾道年间,他被任命为直敷文阁。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寄黄平国正字》全诗共有八句,内容涉及对友人的问候与对边关战事的关切。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麟阁岧峣入紫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画;“玉壶风采想如旧”表达了对友人美好品格的怀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1. 作品赏析与评析
  • 王庭圭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寄黄平国正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政治立场。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庭圭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
  1. 写作背景
  • 王庭圭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他的诗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他在仕途上也历经波折,这些经历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此外,他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感慨也是他诗歌中的重要主题。

虽然《寄黄平国正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它是王庭圭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对于研究宋代文学、王庭圭的个人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