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高四海意何如,敢谓论交到阔疏。
春草梦池方得句,夜霜置酒复怀予。
初披郇国五云字,何啻刘公一纸书。
铜鼓遇时思发响,蜀椎须待刻桐鱼。
和李巽伯少卿见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巽伯少卿见怀》是宋代诗人王庭珪的作品。下面将通过几个方面来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王庭珪(约公元1084年-约公元1161年),北宋时期诗人、文学家。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诗作风格来看,可推断王庭珪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追求工整和对仗,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原文:《和李巽伯少卿见怀》全诗如下:
眼高四海意何如,敢谓论交到阔疏。
春草梦池方得句,夜霜置酒复怀予。
初披郇国五云字,何啻刘公一纸书。艺术特色: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王庭珪的诗歌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 豪放与婉约并存:王庭珪的诗歌既有豪放不羁的风格,又有细腻婉转的笔触,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 意境深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意境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怀的抒发。
- 语言精炼:王庭珪的语言表达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个字词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诗更加凝练有力。
《和李巽伯少卿见怀》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