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丈尚书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
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
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
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
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
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李丈尚书》是一篇出自唐代的散文,由韩愈创作。这篇作品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还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和个人情感。下面将介绍《上李丈尚书》:

  1. 作者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文宗韩伯”之称。韩愈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内容摘要:在《上李丈尚书》中,韩愈通过叙述自己在京师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一位能以赤子之心忧国如家的官员的景仰与期待。他描述了自己目睹的百日无雨、盗贼不敢起等国家大政,并称赞了这位官员能条理镇服、宣布天子威德,使得百坊、百二十司、六军二十四县的人都如同这位官员亲临其家一般。

  3. 主题分析:《上李丈尚书》不仅是一篇描述性的文章,更是韩愈表达其政治理想和哲学思考的作品。他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他对忠诚、孝道和正直的政治领导人的渴望和赞美。文章反映了韩愈对于封建官场现状的深刻批判,以及对于理想官员的向往。

《上李丈尚书》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政治意味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它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韩愈的文学理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