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邻水竹,一坞共云林。
晚食静适己,独谣欣会心。
移床随漫兴,操策取幽寻。
未爱神锥汝,犹怜妙斫琴。
欣会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欣会亭》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作者信息: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创作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
作品原文:
数家邻水竹,一坞共云林。
晚食静适己,独谣欣会心。
移床随漫兴,操策取幽寻。
未爱神锥汝,犹怑妙斲琴。赏析与评论:《欣会亭》是王安石在特定环境下抒发情感和思考的产物,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平淡宁静的向往。此诗通过描绘怡然自乐的田园风光,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本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某种反思或不满,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写作背景:王安石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尤其是在变法期间,他的政治主张与保守派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退居江宁时期,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政治斗争中纷扰现实的超然态度。
《欣会亭》作为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它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