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仙阁

结阁揖仙子,疏塘临隐扉。
水花红四出,山竹翠相围。
云度疑軿下,凫惊恐舄飞。
蜀姜宁可恃,投钓此忘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揖仙阁》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王安石的作品。该诗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超脱世俗的追求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桂枝香·金陵怀古》最为著名,诗中提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而王安石的词虽不多见,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却广为流传,展现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揖仙阁》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结阁揖仙子,疏塘临隐扉。水花红四出,山竹翠相围。云度疑軿下,凫惊恐舄飞。蜀姜宁可恃,投钓此忘归。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清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超凡境界的向往。首句“结阁揖仙子”通过“结阁”一词设定了一个高雅幽静的环境,而“揖仙子”则展现了诗人与仙境相通的意境,既是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也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感受。

《揖仙阁》作为王安石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王安石的诗词才华,更能从中汲取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