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闲

身闲宜晚食,岁晏忌晨兴。
人自嘲便腹,吾方乐曲肱。
睡蛇虽不去,梦虺已无凭。
寄语中林客,思禅病未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身闲》是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官场生活的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
  •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其推行新法(王安石变法)改革而闻名。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对时政的批判和对个人自由的渴望。
  1. 原文内容
  • 《身闲》中的原文如下:“身闲宜晚食,岁晏忌晨兴。”这句话描绘了作者理想的生活状态:在闲暇时刻享受晚餐,而在年末时分避免早起。
  • 诗句“人自嘲便腹,吾方乐曲肱”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即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方式,而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王安石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生活的反思。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深沉而内敛,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个人内心平静的追求。
  1. 写作背景
  • 政治背景:王安石在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政策虽旨在改善国计民生,但也引起了部分保守派的反对。他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现状的关注。
  • 个人经历:王安石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对其创作产生了影响。作为一位历经政治风波的文人,他对于人生百态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些体验在诗歌中得以体现。

王安石的《身闲》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悠闲生活向往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理想生活状态的画卷。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