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清自托于医无贵贱请之辄往卒也以诗二首伤之

萧瑟野衣巾,能忘至老贫。
避嚣依市井,蒙垢出埃尘。
接物工齐物,劳身耻为身。
伤心宿昔地,不复见斯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大中年间,进士及第。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等职。后辞去官职,游历吴越。晚居池州,任湖州刺史。
杜牧的诗歌以内容富于历史底蕴、气势雄峻豪放、辞采华赡艳丽著称。他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杜牧的诗今存约700首,多是七绝和五言绝句,也有一些描写自然风光、反映民间疾苦和个人怀才不遇的作品。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他的咏史诗笔力遒健,颇显气势,在同题作品中别树一帜。如《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以精炼含蓄的笔墨刻画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又如《赤壁》,借三国时期火烧战船的赤壁之战,讽刺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腐朽无能。
杜牧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他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如《山行》,通过诗人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把层峦迭嶂的群山写得如在眼前,令人如临其境。《江南春》则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