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平甫弟

汴渠西受昆仑水,五月奔湍射黄矢。
高淮夜入忽倒流,埼岸相看欲生嘴。
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
自闻留连且一月,每得问讯犹千里。
老工取河天上落,伏砾邅沙卷无底。
土桥立马望城东,数日知有相逢喜。
墙隅返照媚槐谷,池面过雨苏篁苇。
欣然把手相与闲,所愿此时无一诡。
岂无他忧能老我,付与天地从今始。
闭门为谢载酒人,外慕纷纷吾已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平甫弟’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出生于抚州临川(现为江西临川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是文学家,还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曾担任多个地方官职,并推行新法,影响深远。其死后被追封为荆国公。
  2. 诗作原文及解释:汴渠西受崑崙水,五月奔湍射蒿矢。高淮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觜。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自闻留连且一月,每得问讯犹千里。老工取河天上落,伏砾邅沙卷无底。土桥立马望城东,数日知有相逢喜。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汴渠河水在夏末秋初时节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河流在狂风暴雨中的动态变化。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惊心动魄的洪水场景之中。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期待重逢的情感。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怀,值得细细品味与探讨。

王安石通过这首《示平甫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