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郡与同官饮

泻碧沄沄横带郭,浮苍霭霭遥连阁。
草木犹疑夏郁葱,风云已见秋萧索。
荒歌野舞同醉醒,水果山肴互酬酢。
自嫌多病少欢颜,独负嘉宾此时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到郡与同官饮》是王安石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与同事共饮的欢愉情景。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到郡与同官饮》由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谥号“文”,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王安石,北宋临川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深刻见长,尤其擅长说理与修辞。
  •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常高,尤其是在散文和诗歌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表现。他的诗风以丰神远韵而自成一家,被誉为“王荆公体”。其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著作存世。
  1. 诗歌原文:《到郡与同官饮》原文如下:
    泻碧沄沄横带郭,浮苍霭霭遥连阁。
    草木犹疑夏郁葱,风云已见秋萧索。
    荒歌野舞同醉醒,水果山肴互酬酢。

  2. 作品赏析

  • 《到郡与同官饮》描绘了作者与官员们一起宴饮的场景。首句“泻碧沄沄横带郭”形象地描写了江水流动的景象,碧水如带环绕着城墙,给人以宁静而广阔的视觉效果。
  • “浮苍霭霭遥连阁”则通过色彩的描述,传达出天空与远山相连的意境,营造出一种高远和辽阔的氛围。
  • 后两句“草木犹疑夏郁葱,风云已见秋萧索”则转换了景象,从自然界转向人文活动,表现出季节变迁带来的不同感受。夏天的繁茂与秋天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 最后四句“荒歌野舞同醉醒,水果山肴互酬酢”,则是描述宴席上人们的欢乐场景。这里不仅有歌声、舞蹈,还有美食和美酒相伴,形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到郡与同官饮》不仅展示了王安石的诗歌才华,也反映出他对于友情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生活状态的记录,也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才情与胸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