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求才术太疏,三年三日判荣枯。
消磨岁月莫知老,奔走英雄不觉愚。
与死为邻犹未已,虽生在世却如无。
圣门反在揶揄内,何敢忠言请改图。
举业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举业有感》是清代学者、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当时作者在京城应顺天乡试落第归家,途中偶得一梦,梦见自己与友人相聚谈论诗文。醒来后感慨万千,遂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举业有感》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举业有感》
举子京华路,归来梦亦迷。
相逢论艺事,一笑解心疑。
世事浮云过,人生苦海深。
功名空自许,且醉舞清琴。
首联“举子京华路,归来梦亦迷”描述了作者作为举子在京城中行走的场景,以及归来后梦中的景象,暗示着作者对现实生活和科举制度的迷茫。
颔联“相逢论艺事,一笑解心疑”描绘了作者与友人聚会时,通过讨论艺术来解开心中的疑惑。这里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世事浮云过,人生苦海深”则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世间的名利如浮云般飘渺不定,而人生则如同苦海一般深不可测,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名利虚无的深刻理解。
尾联“功名空自许,且醉舞清琴”则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他认为功名不过是虚名,不如沉醉于音乐和艺术之中。这里的“清琴”指的是一种高雅的乐器,象征着作者追求的艺术境界。
《举业有感》通过对作者在京城的行走、与友人的相聚、以及对名利的反思,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