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州阿载志尚古,瓦豆铏羹列尊俎。
存心淡泊自有馀,过眼浮华俱不与。
但知古人力可到,不管今人弃如土。
白头老子举叹嗟,黄口小儿方靳侮。
淮田平衍真乐所,地远溪山老清苦。
天教置子一壑中,句曲海东疏药圃。
道中小吏三四家,邑前傍海饶桑麻。
初疑一饭不可饱,那知岁久今为家。
别君十年劳肺腑,遣问寒温访儿女。
一书还我报何如,志老益坚无软语。
喜君书语谈古人,身虽隔远心相亲。
扁舟何日载樽酒,共泛清江千尺纶。
寄廉仲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廉仲载》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故乡传统文化的赞美,以及对现世浮华生活的淡泊态度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吾州阿载志尚古,瓦豆铏羹列尊俎。
存心淡泊自有馀,过眼浮华俱不与。
但知古人力可到,不管今人弃如土。
白头老子举叹嗟,黄口小儿方靳侮。
淮田平衍真乐所,地远溪山老清苦。
天教置子一壑中,句曲海东疏药圃。
道中小吏三四家,邑前傍海饶桑麻。
初疑一饭不可饱,那知岁久今为家。
别君十年劳肺腑,遣问寒温访儿女。
一书还我报何如,志老益坚无软语。
喜君书语谈古人,身虽隔远心相亲。
扁舟何日载樽酒,共泛清江千尺纶。诗歌鉴赏:
- 文化传承的尊崇:诗中的“吾州阿载志尚古”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传统文化的深深怀念和尊重,这种文化传承的精神是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和延续。
- 对现代生活的淡然处世:“过眼浮华俱不与”显示了诗人对于现代物质文明过度追求的一种超然的态度,他更倾向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积累。
- 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描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从“白头老子举叹嗟”到“黄口小儿方靳侮”,展现了从年幼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及其心态的转变。
-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的“淮田平衍真乐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天人合一”哲学的追求。
- 社会现实的反映:“地远溪山老清苦”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清静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
- 友情与亲情的珍贵:“别君十年劳肺腑”和“一书还我报何如”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家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珍视,以及他们给诗人带来的心灵慰藉和动力。
- 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喜君书语谈古人,身虽隔远心相亲。”这句诗传达了诗人虽然身体相隔遥远,但心灵上却能够紧密相连,对未来的相聚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祝福。
-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寄廉仲载》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断这是在宋徽宗时期的一个具体年份内完成的。
- 作者身份:王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据现有资料记载,他在文学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
《寄廉仲载》不仅是一首充满文化意蕴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的体现。通过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尊崇、对现代生活的淡然处世,以及对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