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去乡关始一来,竹舆行乐亦佳哉。
还寻童子钓游处,又趁史君旌骑回。
风物于人随意好,江山如画得天开。
向来纪胜归名笔,喜为重镵置石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久去乡关始一来,竹舆行乐亦佳哉。
还寻童子钓游处,又趁史君旌骑回。
风物于人随意好,江山如画得天开。
向来纪胜归名笔,喜为重镵置石崖。
《和楼守浮远堂留题》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元祐六年(1091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当时他居住在杭州城外的浮远堂。
原文如下:
《和楼守浮远堂留题》
苏轼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物外何来夫子论,人间自有谪仙传。
风生水槛清且静,日上山头明有余。
欲识一丘真趣处,当从此处过南溪。
这首诗通过赞美自然、颂扬人格、抒发情感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看法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政治的不满和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