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弩

蹶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如何壮夫事,今作儒者欢。
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戎装命宾侣,作此开愁颜。
吴弩号健捷,仆夫为吾弯。
正侯废已久,画纸为雕盘。
日晕生几重,挂壁何团团。
记筹鼓声急,中的酒量宽。
诚非军旅事,亦有堵墙观。
安得十万枝,长驱过桑干。
射彼老上庭,夺取燕脂山。
不见一匈奴,直抵瀚海还。
北方尽纳款,献寿天可汗。
吾徒久不武,干禄为饥寒。
所得才升㪷,龌龊在朝班。
不如执戈士,意气登韩坛。
笑拥白玉妓,醉驰黄金鞍。
郎官一生俸,供尔数月间。
儒将古所重,料兵如转丸。
谁知戴章甫,终老弄辛酸。
偶因儿戏为,痛念边事艰。
临风自慷慨,素发冲儒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射弩》是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这首诗是由王禹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军旅生涯的怀念和不满现实的复杂情感。下面从几个角度详细介绍《射弩》及其背景、主题、风格:

  1. 作品背景
  • 《射弩》创作于北宋时期,这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之一,王禹偁在文学上受到韩愈、柳宗元的影响,其诗风清新平易。
  • 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和对军旅生涯的怀念。
  1. 主题内容
  • 《射弩》通过对古代强弩和壮士事迹的回忆,以及对当时儒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军旅生涯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 诗中通过描述儒者的生活,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情感。
  1. 文学价值
  • 《射弩》是王禹偁唯一的词作,它展示了他清新旷远的风格和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 该作品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1. 历史影响
  • 《射弩》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视为王禹偁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 该作品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北宋文学和王禹偁生平的重要文献。

《射弩》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的诗歌,也是北宋时期社会现实的缩影。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