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庙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
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
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
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
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
我来久沉抱,重此英烈魂。
嗟吁属镂锋,冥尔国士冤。
峨峨姑苏台,榛棘晚露繁。
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
因之毛发竖,落叶秋纷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伍子胥庙”是一处纪念吴国相国伍子胥的祠堂,它始建于公元前484年,经历了多次毁坏与重建。该祠由墓区、祠区和园区三部分组成,展示了伍子胥的生平事迹、胥王神话和胥口的历史风貌。下面将深入了解关于“伍子胥庙”的一些情况:

  1. 历史沿革
  • 建立背景:伍子胥庙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而建,伍子胥是吴国的忠臣,因其智谋和忠诚深受后世尊崇。
  • 毁坏重建:1966年伍子胥庙遭到严重破坏,2005年在苏州市胥口镇进行了重建工作。
  • 现代重建:2023年,杭州百姓自发地翻新了伍子胥庙,体现了当地对伍子胥的深厚感情和尊敬。
  1. 建筑结构
  • 组成部分:伍子胥庙主要包括拱北亭、神马门(山门)、御香殿、正殿(伍公殿)和后殿(潮神殿)等建筑。
  • 入口景观:进门可见两棵古银杏树,象征着千年历史的沉淀。
  1. 文化意义
  • 崇拜对象:伍子胥作为忠诚的象征,被江南百姓所崇敬。
  • 形象流变:从古代到现代,伍子胥的形象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演进。

伍子胥庙不仅是一座纪念伍子胥的祠堂,也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它的重建和修缮不仅展现了人们对伍子胥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对于喜爱历史文化的朋友来说,了解伍子胥庙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不仅能增加知识储备,还能深化对中国古典建筑和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