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著柳

春色桥边万缕金,娉娉袅袅弄晴阴。
笼烟罩月多情处,又见丝条染绿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光著柳》是宋朝著名文学家王镃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桥边柳树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下面是对《风光著柳》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春色桥边万缕金,娉娉袅袅弄晴阴。
    笼烟罩月多情处,又见丝条染绿深。

  2. 作者简介
    王镃,名或作磁,字介翁。宋括苍人,官县尉,帝炳播迁,乃弃印绶,归隐湖山,与尹绿坡、虞君集、叶柘山诸人结社赋诗。有《月洞吟》。

  3. 诗歌赏析

  • 王镃在《风光著柳》中以金色的春光比喻春日的温暖和生机,开篇“春色桥边万缕金”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光彩照人,给人以视觉上的盛宴。
  • 诗人运用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春天的喜爱。“娉娉袅袅弄晴阴”,用“万缕金”形容柳树,既显示了柳枝的繁茂,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中的光影变化(如“笼烟罩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迷人的景色之中。
  • “又见丝条染绿深”这一句则通过对柳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春天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季节变换的深刻理解。

《风光著柳》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这首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还让人们思考生命的宝贵和自然的神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