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春。
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
宦牒婴污色,禅关脱世尘。
安心无觅处,断臂为何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春。
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
宦牒婴污色,禅关脱世尘。
安心无觅处,断臂为何人。
《过少林辄书四韵兼诒长老庆禾士》是北宋诗人王得臣的作品,以下是对该古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王得臣,字彦辅,自号凤台子。他是宋安州安陆人,生于仁宗嘉祐四年,卒于神宗元丰七年。王得臣官至司农少卿。他接受的教育来自郑獬和胡瑗,并且学问非常广泛。王得臣还创作有《麈史》,这是一部记录宋代官场轶事的著作。
诗歌原文: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春。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宦牒婴污色,禅关脱世尘。安心无觅处,断臂为何人。
作品鉴赏: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悟。诗中“天入千岩碧”与“林收曼古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在喧嚣纷扰之外寻找一片宁静之地。
写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王得臣游历少林之后所作,通过对少林的描绘以及自身的感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
王得臣的《过少林辄书四韵兼诒长老庆禾士》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它让人们看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