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瀑布一首

碧空无雨忽潺潺,此水何人激在山。
塔现玉光依石侧,柱因冰冻沥檐间。
长风浩荡更相和,元气淋漓挽不还。
欲究本来源出处,湘江谁借一枝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窦瀑布一首》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作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这首诗描绘了雪窦山的景色。

首联写景。“雪窦”即浙江天台山的名胜,这里指雪窦山,山高林密,山涧流泉。“瀑”,即瀑布。诗人用“飞来石”三字形容瀑布从高山悬崖之上倾泻而下,直下无际,势甚雄壮。

颔联以水声衬托山势,写瀑布之声如雷鸣电掣。“轰”“震”二字写出了水声的巨大和震撼力。“惊”字又写出了人的感受,使人觉得这瀑布非同一般。

颈联写瀑布溅起的水花四溅。“碎”字形象地刻画了水花飞溅之状。“珠”字又写出了水珠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

尾联写瀑布的气势。“疑”字则写出了人的感觉,使人觉得这瀑布仿佛是从天上来的。“挂”字写出了瀑布挂在崖壁上的壮观景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