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驾黄龙入九霄,空山阴有百神朝。
翠微不用熊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禹驾黄龙入九霄,空山阴有百神朝。
翠微不用熊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
《禹陵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春天,当时杜甫因避乱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一带。此诗是作者在夔州作客的第二年写的,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中描写了夔门山高水长、景色壮丽以及作者对祖国山川的赞美之情。
原文如下:
禹陵天下壮,夔峡天下雄。
安得思玄鹤,一飞来相从?
首联“禹陵天下壮”以“壮”字起兴,写出夔州的山势之雄伟,地势之险峻,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颔联“夔峡天下雄”,承接上文,进一步点题,突出夔州的地理特征。夔州地处长江三峡之中,两岸高山壁立,江流湍急,形势极为险要。这里用“天下雄”形容其雄奇壮观的山水风光,既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也表达了自己漂泊他乡的孤寂心情。颈联“安得思玄鹤,一飞来相从?”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段深情。夔州山势险峻,水急流长,诗人想到如果能有一只神鹤相伴,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尾联“一飞来相从”,更是将诗人的向往之情推向高潮。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与这位“玄鹤”一同翱翔于天地之间,共度美好的时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宏大,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