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罗浮

忆昔罗浮最上峰,当年曾得寄仙踪。
凭阑月色出沧海,攲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寻幽涧洗,寄书闲仗白云封。
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罗浮》是宋代诗人古成之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下面将对这首古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忆昔罗浮最上峰,
    当年曾得寄仙踪。
    凭阑月色出沧海,
    欹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寻幽涧洗,
    寄书闲仗白云封。

  2. 诗词赏析

  • 自然描写:诗中对罗浮山的自然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如“凭阑月色出沧海”,“欹枕秋声入古松”,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 隐逸情怀:诗人在诗中提到了曾经寄情于山林,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普遍追求。
  • 寄书情节:诗中的“寄书闲仗白云封”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寄书时依赖白云作为信使的情景,这种描写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 人生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人不问世事,只专注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忆罗浮》的作者是古成之,生活在宋代,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虽然关于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根据诗的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他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1. 创作背景
  • 时期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文人辈出的朝代,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

古成之的《忆罗浮》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古人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