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至夜半半醒中若有所愧者闻空庭石渠流水㶁㶁清亮不觉心体顿舒醉卧俱失因赋其所感

吾生少欢娱,遇酒增慨慷。
殷床惟一眠,万虑几消亡。
半夜还有觉,惕然喟中肠。
世故何足道,诚恐此志荒。
人生苦为乐,我岂醒而狂。
孰为见在心,勿正能勿忘。
涓涓石渠溜,起予者卜商。
泠然落枕寒,解渴不待尝。
坐令肝肺间,一一流天浆。
须臾四体喻,发肤了无痒。
梦觉与醉醒,忽落俱亡羊。
流水去不舍,此心湛如常。
恍疑奏箫韶,仪凤碧云翔。
眷此听愈淡,杳谁见其乡。
乃知天宇中,一气同苍凉。
平明视渠水,非笙亦非簧。
矢诗以自歌,浊清付沧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恍惚状态中感到内心的愧疚和不安,以及在听到空庭石渠流水声时心情顿感舒畅的情感体验。诗中的”醉卧至夜半半醒中若有所愧者闻空庭石渠流水㶁㶁清亮不觉心体顿舒”描绘了诗人在酒后半梦半醒的状态中感受到的愧疚和对自然声音的欣赏,而”醉卧俱失因赋其所感”则表明了因为这种情感体验,诗人暂时忘记了自己,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表达内心感受的诗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