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高士寄朝市,迥然心迹殊。
秋风太仓里,黄菊满庭隅。
陶令成诗后,王公送酒无。
遥知厌俗事,未免强踌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是北宋著名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在秋日夜晚与友人相聚,共赏菊花的情景,体现了作者高远的志趣、淡泊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以下是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高士寄朝市,迥然心迹殊。
    秋风太仓里,黄菊满庭隅。
    陶令成诗后,王公送酒无。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当时司马光因多次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政治斗争,被迫离开朝廷,隐居于洛阳十五年。司马光在这段时期潜心修史,远离了政治的喧嚣,因此有机会与好友李殿丞一同在仓中品茗赏菊,享受宁静的时光。

  3. 诗歌赏析

  • 高士寄朝市:司马光以“高士”自居,表明其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他身处朝市之中(即官场),但内心保持高洁,与世俗保持距离。
  • 迥然心迹殊:此句表达了诗人与世俗之人不同的心态和追求。司马光虽然身处红尘,却能超脱物欲,保持着一颗独立的心。
  • 秋风太仓里:这句描绘了深秋的景色,秋风萧瑟,明月清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 黄菊满庭隅:菊花在深秋绽放,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菊花的香气弥漫在庭隅,与月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夜图景。
  • 陶令成诗后,王公送酒无:这里的“陶令”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他在任上时曾饮酒赋诗;而“王公”则指当时的权贵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即使有王公贵族赠送美酒,诗人也选择在月下独自饮赏菊花,不为所动。

综上所述,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色和文人雅集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