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东厢诗柏

落落抱高节,秀出青云端。
无言涧谷幽,自致宫庭难。
芳风袭玉宇,馀露分铜盘。
不使万年木,嘉名高岁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探讨文学作品时,《景福东厢诗柏》是一篇由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文学技巧,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崇高理想。下面将详细介绍《景福东厢诗柏》:

  1. 作者简介
  • 司马光是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君实,生于陕州夏县。司马光以聪颖好学著称,凭借父亲的官职得以入仕。
  1. 诗歌原文
  • 落落抱高节,秀出青云端。
  • 无言磵谷幽,自致宫庭难。
  • 芳风袭玉宇,余露分铜盘。
  • 不使万年木,嘉名高岁寒。
  1. 诗歌赏析
  • 高洁品格的展现:《景福东厢诗柏》通过描绘柏树挺拔的形象,展现了一种不随俗浮沉、坚守原则的高洁人格。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赞美。
  • 深邃的自然意象:诗中的“涧谷幽”与“宫庭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宁静与和谐之美的赞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
  • 季节变化的象征:“春华秋实”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和成就。诗人通过对四季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循环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 哲理性的思考:诗末的“不使万年木,嘉名高岁寒”富含哲理,强调了即使是普通的树木也能因其品质而获得尊敬,从而启示人们应以高尚的品质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 文化背景
  •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司马光作为当时的文臣,其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1. 历史影响
  • 《景福东厢诗柏》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的喜爱,其影响也深远地延续至今日,成为研究宋代文学不可多得的资料。

《景福东厢诗柏》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司马光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及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还能学习到如何在生活中追求和实践那份高洁与坚韧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