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登临传胜绝,怅息未成游。
山气高凌霁,湖光碧照秋。
烟疏茶灶迥,灯冷竹房幽。
安得聊凭槛,萧然洗客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描绘西轩周边环境的清雅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自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质朴自然的风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色以及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2. 诗歌原文
    西轩无落晖,
    所赖西庭竹。
    竹间有古叶,
    竹上有繁绿。
    夜雨一洗梢,
    朝阳似曦沐。
    焚香爱此心,
    自不同诸俗。

  3. 诗歌赏析:这首诗简洁明了地描绘了西轩的景象和氛围。首句“西轩无落晖”直接点明了西轩所处的位置和时间——黄昏时分,没有夕阳余晖。第二句“所赖西庭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西轩周围竹林的喜爱,因为竹子的存在使得西轩显得更加幽静与清雅。第三句“竹间有古叶,竹上有繁绿”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生机盎然,既有历经沧桑的古叶,也有葱郁茂盛的新绿。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雨后清晨的景象。“夜雨一洗梢”,意味着一场夜雨过后,西轩的枝梢更加干净清爽;“朝阳似曦沐”形容朝阳初升时,给竹林带来的温暖光辉,如同沐浴在曦光之中。最后两句“焚香爱此心,自不同诸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竹林的喜爱和依恋,以及由此引发的精神愉悦和超然物外的感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美和心灵自由的情怀。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梅尧臣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展示了一个古代文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