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
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
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
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送晁校理知怀州》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色图。下面是对《送晁校理知怀州》的介绍:
原文:
鸡犬相闻桑柘春,
风光明润帝乡邻。
群峰斜转太行角,
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
壶浆满路候行尘。
非君厌薄承明直,
天子方今重治人。
译文: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景象。首句“鸡犬相闻桑柘春”用“鸡犬相闻”来描绘村庄的宁静和和谐,同时“桑柘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次句“风光明润帝乡邻”则进一步描绘了整个地区的明媚春光,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第三句“群峰斜转太行角”,不仅描述了山峦的壮丽景象,还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太行山脉,增加了诗歌的空间感和深度。第四句“万谷同趋马颊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河流的宽阔和河谷的深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最后两句“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表达了对晁校理深厚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现实。
《送晁校理知怀州》不仅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歌,也是司马光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