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其七劝陈参政

吾皇睿哲。廷有真三杰。同向清时扬茂烈。掩迹皋陶夔契。
联镳忽访山樊。凉生花底清尊。太史明朝日奏,台星皆聚柴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其七劝陈参政》是宋代诗人史浩所作的一首劝诫诗。下面,将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的探讨:

  1. 诗歌原文
    吾皇睿哲,廷有真三杰。
    同向清时扬茂烈。
    掩迹皋陶夔契。
    联镳忽访山樊。
    凉生花底清尊。
    太史明朝日奏,
    台星皆聚柴门。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清平乐·其七劝陈参政》以劝诫为主题,通过赞美和鼓励朝廷中的杰出人物,表达了对国家清明政治的期望。史浩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于贤能之人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肯定。
  • 艺术手法:该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真三杰”指代朝廷中的三位贤臣,象征着国家的栋梁之才;“掩迹皋陶夔契”则暗喻这些贤人能够隐逸不显,但依旧为国家贡献力量。此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体现了宋诗的典型风格。
  •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清明,史浩作为官员,通过此类作品来表达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期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诗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 作者介绍
  • 史浩:宋代诗人,字直翁,号五峰居士。史浩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态度。他的诗作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而著称,尤其在宋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极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诗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政治理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史浩的诗歌自然也受到了时代的熏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平乐·其七劝陈参政》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后人的喜爱,更因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被世代传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深入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还能领悟到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